<
t3b8小说网 > > [知否同人] 无人生还 > 第115章
    包大人沉吟片刻,说道:“他们到底是否真的参与谋逆,还要看审案结果。他们既然是重要人证,就应提审上堂。今日暂且退堂,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随盛大娘子一同去寻那些证人,找到以后,直接带回开封府,改日继续开堂问案。退堂!”

    --------------------

    第109章 无人生还(知否x包青天)三 当年债 84 蓉姐酒醉

    ======================================================

    一行人陆陆续续走出公堂,外面已是夕阳西下。

    娴姐怕人多拥挤,因此耐心地等到人群基本都散去了,才搀扶着母亲慢慢地从衙门走出来,出门一看,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蓉姐。她正独自一人站在金色的余晖中,朝着娴姐嫣然一笑,“娴姐儿,今日可有空与我去樊楼一聚,我记得娴姐儿你最爱吃樊楼的清蒸酒酿鸭子”

    蓉姐包下了樊楼二楼的一间雅间,也不问娴姐和邵氏想吃什么,张口就对店小二报了几个菜名。小二一一记下,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娴姐一看,全都是她和邵氏昔日在侯府是最爱吃的菜色,不禁内心触动。年少相伴,两小无猜,那些年和蓉姐情同姐妹的感情不会骗人,蓉姐至今还记得她最爱吃什么。就连邵氏也大为感动,一直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吃饭时,蓉姐不住给娴姐和邵氏布菜,并谈论了不少两人小时候在侯府时的往事,蓉姐难得健谈,喋喋不休,生怕冷了场,但娴姐心里却越发不舒服,她能感受到蓉姐话语里的目的性。她看得出,蓉姐来和姐妹叙旧是假,来帮顾廷烨和盛明兰做求情的说客才是真。

    “还记得当年分家时,本来祖母想按照侯府老规矩办,出嫁女只出一份嫁妆。多亏了我父亲母亲据理力争,帮娴姐儿分得了好大一份家产。”蓉姐不动声色地把话题从姐妹俩的儿时趣事转到了自己的父母身上。说得邵氏脸上一阵红,说实话,这件事,确实是多亏了明兰夫妇,娴姐儿才能带着偌大的嫁妆出门。

    娴姐儿也微微叹了口气:“二叔和二婶,那些年来,待我们母女,的确是极其厚道善良,不仅帮我争家产,送我去薛大家那里读书,而且为我们母女准备的衣裳穿用也全是最上等的,就连我娘日常礼佛、烧香、捐香油用的银子,也全是走公中的账。”

    “可是。”娴姐儿话锋一转,“堂姐可还记得当年包大人的亲生侄儿包勉贪赃枉法,害死人命的案子,那包勉的母亲是包大人的嫂嫂,一手将包大人抚养长大,对包大人有再造之恩,包大人可曾因为这养育之恩而对包勉手下留情?”

    蓉姐没想到她会如此反呛自己,气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也顾不得客套了,单刀直入问道:“娴姐,你此番在公堂上这番作为,当真是为了所谓的公平正义,还是为了公报私仇?我知道,这些年来,你一直对当年的流言耿耿于怀。”

    娴姐皱眉,反驳道:“耿耿于怀难道不应该吗?叔叔既要草菅奴仆姓名,又怕言官参奏,因此故意朝我母亲身上泼脏水,害我母亲多年以来一直被人指指点点,若是你的亲生母亲……”娴姐意识到说错了话,马上住了嘴。

    而蓉姐听到“你的亲生母亲”几个字,也下意识地垂下了头。蓉姐的亲生母亲曼娘,一直是两姐妹之间的禁忌,也是蓉姐心头一道永远无法消退的伤疤。

    娴姐自知失言,伤了蓉姐的心,小心翼翼地岔开了话题:“我这些年来,的确对二叔二婶心生怨怼,但这些怨怼,并不足以让我真的去报复他们,他们对我们母女的不好,我记着,他们对我们母女的好,我也记着。真正让我们母女鼓起勇气上堂作证的,是那些可怜的被打杀的下人。堂姐,你看到那失去女儿的任老汉、看到那两个变成残废的丫鬟时,难道一点都不心痛吗?堂姐,我明明记得,你以前是个良善的女儿啊!”

    蓉姐闻言,把头垂得更低了,眼角隐隐约约有泪光闪动,不知是因为委屈还是因为羞愧。

    蓉姐轻轻拭去眼角的眼泪,摇摇头,说:“我何尝不想做个良善之人,可是现在被告上公堂的,是我的父母啊,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依靠了。娴姐,你就不能为我考虑吗?求你了!放过他们吧,侯府要是出了事,你让我以后怎么办!”

    看到一向被自己视作亲姐妹的蓉姐伤心至此,娴姐心头也难过不已。

    回想二人当年的婚事,娴姐既觉得心酸,又有些庆幸。

    当年蓉姐先被许给了常嬷嬷的孙子常年,当时娴姐和邵氏就觉得十分不妥,常家到底是底子薄了些,而且常嬷嬷从前是白家的奶妈,对顾廷烨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蓉姐嫁到她家,往好了想,以后常家看在顾廷烨的面子上,肯定不会让蓉姐受什么委屈,可是往差了想,蓉姐往后一辈子都别想摆脱顾廷烨和盛明兰的控制。若不是承受着来自常家和顾家的双重压力,一向善良率真的蓉姐又怎会变成一个在公堂上公然撒谎而脸不红心不跳的骗子?又怎会厚着脸皮找昔日的好姐妹娴姐来当说客说情。

    因而那年到了娴姐议亲的时候,邵氏生怕盛明兰也给娴姐找一个奶妈的孙子,便自作主张,瞒着盛明兰,悄悄让娴姐和永昌侯梁家的世子定了亲,为此,还和盛明兰闹了点不愉快。

    娴姐嫁过入梁家以后,虽然遇到的麻烦不少,不仅兄弟不和,妯娌不睦,而且嫡庶相争得厉害,连内囊也空了大半,但好在娴姐嫁妆丰厚,又会经营,这些年在两家,反而过得越来越风生水起,即使后来她把亲生母亲邵氏接到梁家,一住就是三年五载,也无人敢置喙。